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近年来,柔性电子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众多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水凝胶为基质设计的柔性电子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柔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柔性传感器、柔性能源器件及人机接口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PμSL)可快速制造并成型任意形状和定制设计的结构,为以水凝胶基质设计的柔性电子器件的制造提供了灵活性和简便性。结合3D打印技术,并对水凝胶进行诸如超抗冻、超拉伸、导电等性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水凝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近...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一项新兴技术,其为制造高度复杂的三维几何形状产品提供了灵活和快速的平台。3D打印在诸如航空航天、能源、机械超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有*的优势。立体光刻技术是一种最早和广泛使用的增材制造技术,微立体光刻技术(PµSL)用紫外线光束在光敏树脂表面有选择地固化,投射出的图案能够以微米级的高分辨率制造复杂的三维结构。一方面,由于3D打印产品潜在的广泛应用,开发适用于高分辨率立体光刻技术的新型光敏树脂和预聚物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陶瓷材料广泛...
6月1日,欧美3D打印纸媒Developed3D评选出了30个来自各地的新技术清单,他们相信这些技术将改变成千上万的设计师、工程师以及产品研发人员的工作流程。这其中就包含了一家源自中国的企业——BMF摩方。这个名单是从上百家竞争者名单挑选出来的,在这个排名中,有些产品来自一些老牌公司,也有一些新面孔的初创公司,评选团队认为,这些新技术将极大地推动2020年的产品研发工作。以下是30家入选公司名单及其入选产品(排名不分先后):AESUB(三维扫描高亮喷雾)ADDITIVEFLO...
拉胀超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起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功能和结构一体化的多孔材料。与常规材料不同,拉胀超材料承受单轴拉伸(压缩)载荷时,在与载荷垂直的方向发生膨胀(收缩)而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由于这种特殊的变形,拉胀超材料相较于传统多孔材料具有更*的性能,如超常弹性常数、抗压痕性、抗冲击性、抗断裂韧性、渗透可变性以及能量吸收性能等。此外,拉胀超材料还表现出曲面同向性的*物理性能。手性拉胀结构是一种典型的二维拉胀蜂窝结构,其元胞结构由中心圆环和与之相切的肋杆组成,根据切点数目的不同,...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是对于传统工业生产的一种变革性制造方法。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是指利用已有的几何模型工件,用工具将材料逐步切削、打磨、雕刻,最终成为所需的零件。而3D打印恰恰相反,借助于3D打印设备,对数字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将金属粉末、热塑性材料、树脂等特殊材料一层一层地不断堆积黏结,最终叠加形成一个三维整体。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3D打印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23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96.8亿美元,年均复合...
3D打印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应用中,利用这一技术可以稳定可靠加工特定尺寸的复杂三维支架,以有效构筑三维生物模拟环境用以相关生命科学研究。本文以类巴基球这一新型支架结构为例,展示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如何快速大面积制作三维精细复杂组织支架。细胞在三维生理环境中的形貌和分化与其在二维组织培养环境中有很大的差别,近年来研究者们对三维结构系统中的细胞生理行为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这些三维组织系统在化学组分、力学特性和形状等方面相比二维系统都复杂的多。如何稳定可靠加工出...
压电材料是受压力作用时会在相对表面两端界面之间产生电压的晶体材料,可适用于换能器,传感器、驱动器、声纳、手机和机器人等应用。相较于其他3D打印制备技术,投影式光固化3D打印技术,尤其是PµSL,在打印速度和分辨率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26,000mm2h-1,10μm),挤出式(0.2–113mm2h-1,10–120μm),气溶胶喷射(19–5,600mm2h-1,100μm),多工艺协作制备(multiprocesstechniques)(11mm2h-1,1...
作为最.有.效的水净化方法之一,太阳能净化水已获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净化水非常环保,另一方面,该工艺所需的设备安装和操作要求相对较低。为了提高太阳能净化水的效率,已有学者提出了几种净化方法,如预热法、夜间加热法和附加热源法,带有黑色吸收片(BAS)的增强型太阳能蒸馏法(SSG)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但SSG蒸发只发生在水-气界面,如何增加加热过程中界面面积成了提高SSG效率的关键。此外,BAS材料本身的性能也是SSG的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大量研究发现,微尺寸多...